截止10月底,全國各地個人社保卡消費總數已做到13.29億人,遮蓋94.9%人口數量。每5位用戶中有1人另外領取了電子社保卡。現階段,全國各地電子社保卡領取已提升三億張,全部城市均啟用了電子社保卡服務項目。
自2018年4月全國各地第一張電子社保卡傳出至今,電子社保卡安裝的作用日益豐富多彩,個人社保利益紀錄單、養老金測算、海外個人社保免交等全國各地社保咨詢陸續發布。2020年2月,電子社保卡應急發布返崗開工、疫防健康服務碼等作用,助推肺炎疫情期內“不見面服務項目”。
國家人社部相關責任人表明,現階段,電子社保卡服務項目方式已啟用417個,根據常見的APP或微信小程序,就可以便捷獲得線上服務。這種方式包含國家政務綜合服務平臺、國務院辦公廳手機客戶端小程序、電子社保卡微信小程序、手機12333,支付寶錢包、手機微信、銀聯閃付等25個全國方式,及其300好幾個人社廳單位和別的政府機構方式、100好幾個金融機構和社會發展方式。
電子社保卡安裝的運用愈來愈豐富多彩,包含展碼、亮證、掃一掃、真情服務項目、授權登錄等7項基礎服務,40項全國各地業務流程服務項目。新聞記者從地區人社廳系統軟件獲知,全國各地廣泛加載更多所在地業務流程服務項目。如電子社保卡手機支付,已在27個省區的224個城市適用就診購買藥品掃二維碼清算;22個大城市啟用了中國銀聯乘車碼,可以用電子社保卡掃二維碼搭車。
權威專家表明,根據手機上形狀的電子社保卡是切合網絡時代規定的必然趨勢。預估2021年超出五億人將有著電子社保卡。